您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报告 >

红叶 沙白(阅读理解秋山红叶)

发布时间:2023-09-22    发布人:admin

红叶沙白的原文

红叶

☉沙白

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噢,

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 1.秋是有生命力的,沸腾的,霜打后的红叶更具生命力与活力。

2.不必为生命的逝去烦恼。

3.实写红叶又暗喻作者自己经历的风欺雪压等挫折的人生

“经霜”一语双关,一指红叶,二指作者愈挫愈勇。此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本诗由自然界的一个景象抒写诗人内心的感受,以叶喻人暗喻诗人的人生历程中经历了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等考验。

“掷”字表现了落叶的平凡不起眼,也表现了秋风的狂劲,不是春天那和煦的微风。

“才”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发现之迟的感叹。 读到沙白的这首《红叶》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淡淡清香。一首简短而隽永的好诗,的确如诗所说“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踱步于绿意包围的校园,看那树叶从枝上缓缓的飘落,在微风的抚摸下跳起曼妙的华尔兹。轻得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仿佛游离于梦境一般的飘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叶对根的情谊。

秋,来了。迈着她轻盈的脚步来了,树叶悄悄的被染上红色,风悄悄的被注如秋的丝丝凉意,人悄悄的被赋予秋的多愁善感,一切都是如此的不经意。

我并不能感受到“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的杜甫,如此凄惨寒冷的秋;我也不能感受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时的毛泽东,能略微体会的只有在那外人看来近似绝境的情况下依然乐观豁达向上的一代为人的精神,如此壮阔豪迈的秋;我更不能感受到那“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时的曹雪芹,那近似哭泣的叫喊与那充满伤感的呜鸣。令人心头一酸,如此的哭诉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不能解读,因为未曾体会,如此悲怆凄清的秋。

铺开那还未渲染的白纸,绘上秋的底色,勾上秋的信使,描上秋的绚烂。将属于自己的秋之画卷收藏心底。秋风中,一个人在思索着……

每当秋风飒飒,枫叶火红时,你会吟诵那首诗来赞美深秋的景色。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与二月花

阅读理解秋山红叶

是在春天,我就有过重游天平山的打算。

下了长途汽车,秋雨仍然下个不住。天平山以枫叶胜,此时满树枫叶已是一片火红,宛如一堆堆淋不灭的火焰。有一些不禁雨打风吹,纷纷从树上飘落而下,地上也是落红点点。雨中游人不多,被风雨打落的红叶还那么鲜艳明丽,倒叫人有些不忍下脚。

我的目的不在于登山,而在于寻访三十年前忽略了的范仲淹的足迹。听说天平山又叫范坟山,是宋朝皇帝赐给范家的“赐山”,所以我第一个要寻的是“范坟”。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热心“导游”,把我领到了山的左侧,指着一座门前有石牌坊、埋在荒草堆里的坟墓,告诉我这就是“范坟”。残碑断碣,雨中实难辨认。我有些儿不信,他却说所谓范坟,并不是范正公的墓,不过是他家的祖坟而已。他又兴冲冲告诉我一个关于“范坟”的传说

范仲淹在京城做了大官。回到故乡苏州,奉承者不乏其人。有个风水先生,在苏州城内看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建造住宅,将来子孙科甲不断,富贵无尽。他请范仲淹把府第建在那里。可是范仲淹却在那里修了孔庙和府学,并说既是福地,该由全城人同享。另一个风水先生认为天平山石头如乱箭穿胸,山坞是块绝地,切切不可以这里修造坟墓,不然将子孙衰徽,做不了官。范仲淹却买下这块绝地作为祖坟。

这只是个传说,但是民间传说也往往表现出人民的爱憎。一个封建朝代的官吏,竟能千百年赢得人民爱戴,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于是我又想起沿海的范公堤,想起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想起守卫西北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的种种。人心是秤,谁为国家、人民做过一点好事,人民都会记得他的。

告别了“导游”,我开始举步登山。走到山腰白云泉,跨进茶楼,要了一杯用清泉泡的绿茶,凭栏品尝起来。白云泉因白居易的诗“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而得名。栏外的雨中秋色,却让我想起范仲淹的词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想不到这位“小范老子”也有他感情的另一面。而这种似水柔情,似乎并未影响他清廉刚正的主要一面。范仲淹下的词不过五首,每一首都脍灸人口,词名似乎超过某些以数量取胜者。我则更喜欢他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场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心情,跃然纸上,扣人心弦。“将军白发征夫泪” 之“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

下得山来,我想起“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想着岳阳楼前洞庭湖上此刻正是一派秋色。我在山下的枫林中捡起一片红叶。

“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这是陈毅同志的诗句。天平山之游恰恰一年,夹在日记本中的这一片红叶,虽然干了,犹自红艳。天平山那些红似火焰的三角枫,那一派雨中的烂漫秋色,仿佛又重现在目前。

(作者沙白,有删改)

19.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注重对叶的色彩的渲染。本文的标题是“秋山红叶”,文中又多处描绘枫叶的红似火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尾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真红不枯槁”又有什么用意?(3分)

20.文章提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请写出这两句警句。范仲淹在这两句话中表达的情怀与哪位诗人在哪首诗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3分)

21.从上下文看,文中“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这一句话有什么含义?在范仲淹的词里,“我”为什么更喜欢“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3分)

22.文章两次写到“小范老子”这一称呼,这两处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23.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2分)

A. 了却了多少年来登天平山寻访范仲淹遗迹的心愿。

B. 表达对烂漫秋色的赞美,对红似火焰的枫叶的赞美。

C. 追寻范仲淹的遗风轶事,表达对他文才武略的敬佩。

D. 歌颂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推崇“清廉刚正”之风。 〔答〕

24.下面是苏州天平山范公祠中的一幅对联,请根据上文的内容说说这幅对联是从哪些方面赞美范仲淹的一生的。(2分)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注〕①俎豆:原指祭祀用的器具,这是为祭礼、崇奉之意②苏台:指苏州

参考答案

19.用红叶烘托范仲淹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换负,为国为民的情怀和“清廉刚正”的品行(或:以红叶衬托范仲淹的一片丹心)。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意在强调范仲淹的精神如“不枯槁”的红叶永不褪色。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果写出其他的诗人和诗作,只要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就可以)

21.表明范仲淹“赢得人民爱载”不仅仅是他写了一篇《岳阳楼记》,说了两句名言,更重要的是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如上文写的传说,下文写的“新政十议”和他守卫西北边防等功绩)。

“将军白发征夫泪”之“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词中的白发将军,正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或: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热爱祖国之情和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22.范仲淹守卫西北边防,矢志报国立功,敌人畏他三分,称他为“小范老子”,作者借西夏人对他的称呼,表达出对他的崇敬之情。在作者看来,他不仅“清廉刚正”,也有“似水柔情”的一面,所以第二次称他为“小范老子”时,崇敬之中更带有亲切之意。

23.D(A、B两项都是片面的理解,C项只是对文章表层意思的理解)

24.这幅对联是对范仲淹一生的评价和赞美。上联“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概括了范仲淹的历史功绩(他不但是勇于改革的政治家,还是屡建战功的统帅。例如“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守卫西北边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等。)下联“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歌颂了他先忧后乐的宽阔博大的胸怀。

关于红叶的诗句古诗词

1.关于枫叶的古诗大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感枫五首

作者:【李贺】 年代:【唐】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香 山

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

风吹白云动,

万里送柔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秋雨夜眠 白居易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山行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送周子落第游荆南 岑参

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玉山岭上作 皇甫曾

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

过蛮洞 宋之问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山中望篱东枫树有怀成都 陆游

五门西角红楼下,一树丹枫马上看.

初冬 陆游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红叶 沙白(阅读理解秋山红叶)

暮秋书事 陆游

枫叶欲丹先惨澹,菊丛半倒不支持.

文征明山水 乾隆

祛暑松荫老,点秋枫叶新.

送增田涉君归国 鲁迅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

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2.红叶的诗句 古诗词

红叶

【作者】吴融【朝代】唐代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唐 韩氏《婚宴集上索笔为诗》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代 关汉卿

《红叶传书》:

一片红叶御河边,一种相思题诗笺。千秋佳话庐舍人,百年姻缘诗叶牵。

红叶无诗亦是诗,何来宫女再题词。秋复秋兮红叶在,片片红叶惹秋思。

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陈毅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 杜牧《山行》

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王建《江陵即事》

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纳兰性德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白居易《醉中对红叶》

3.关于枫叶的诗句古诗

关于枫叶的诗句古诗:

1、《长相思·一重山》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白话文释义: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2、《江陵愁望寄子安/江陵愁望有寄》唐代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白话文释义:在一个凄清的深秋,枫叶漂浮于江水之上。这时一阵西风吹来,漫山的树木发出萧萧之声,闻见此景,小女子我伤感了。极目远眺,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咋还不见情郎乘船归来。不见情郎归,小女子我焦灼了。我对情郎的思念如西江之水延绵不绝,流水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久。

枫叶是枫树的叶子,一般为掌状五裂型,长约13厘米,宽度略大于成人手掌,裂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叶面粗糙,上面为中绿至暗绿色,下面叶脉上有毛,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但少量地区为深、暗绿色。

4.有哪些关于枫叶的诗句

关于枫叶的诗句:

1、江陵愁望寄子安。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2、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听流人水调子。

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5、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宋代,蒋捷。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6、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宋代,苏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

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5.描写红叶的古诗词

古代有一叶知秋的说法,因此常常用红叶来描写秋天的壮丽景色,下面就列举一些代表作品: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山行》。

2、“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4、“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

5、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唐代吴融《红叶》

6、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7、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8、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9、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 无名氏《香 山 》

10、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成彦雄 《江上枫 》

11、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 白居易 《秋雨夜眠》

12、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 ---- 皇甫曾 《玉山岭上作》

13、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 孟浩然 《送王昌龄之岭南》

14、五门西角红楼下,一树丹枫马上看。 ---- 陆游《山中望篱东枫树有怀成都》

15、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 陆游 《初冬》

16、枫叶欲丹先惨澹,菊丛半倒不支持。----陆游《暮秋书事 》

6.赞美秋天红叶的诗句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秋山》 杨万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江上枫 成彦雄

香山雨打青松青,霜染枫叶红.风吹白云动,万里送柔情.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

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7.秋日红叶的诗句古诗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满庭芳.枫叶流丹 夕日红霞,秋景瑰艳,尽寒霜色流丹。

欲飘魂落,梦断奈何间。质朴高洁谁晓,无恨怨,枯叶独怜。

红叶 沙白(阅读理解秋山红叶)

云遮泪,风促憔悴,水泣诉悲难。忧酣。

情眷世,悲望寻遍,孤影形单。欲诉无人伴,哭咏诗篇。

残月无声冷照,眉难展,如病愁联。化根土,荡无思念,寂寂待冬前。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江陵愁望寄子安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李商隐 寒夜孤单谁相伴, 雨意绵绵情难断。枫醉未到清醒时, 情落人间恨无缘。

《献淮南李仆射》唐 赵暇 早年曾谒富民侯,今日难甘失鹄羞。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功德万重知不惜,一言抛得百生愁。

送温尚书入洛 宋 寇准 萧萧红叶马前飞,又送王孙昼锦归。却到旧游应怅望,故溪秋藓满鱼矶。

《迁居》宋 作者: 吴则礼 久傍修门乏壮图,侵寻华发欲捐书。貂裘平日敝尘土,茅屋晚岁依江湖。

落落青天月上后,萧萧红叶雁来初。故人载酒端好事,遣吾陶然忘旧庐 金陵怀古 宋·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鲁迅先生在《送增田涉君归国》诗中写道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郭沫若曾写过一首红叶诗:红叶经霜久,依然恋故枝。

开窗聆晓鸟,俯首给新诗。现代人赞美红叶的诗句同样脍挚人口:秋山映霞一川红; 落叶逐流两岸枫。

忽如一夜风霜降, 犹似画上粉墨倾。★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

背西风:背向秋风。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

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宋·秦观《满庭芳》★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

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飞鸿:大雁。元·白朴《天净沙·秋》★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

8.描写红叶的诗句

1、白草红叶黄花——元 白朴 《天净沙 秋》

2、天寒红叶稀——唐 王维 《山中》

3、红叶晚萧萧——唐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4、红叶青山水急流——唐 许浑 《谢亭送别》

5、庭院碧苔红叶遍——宋 晏几道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6、晓霜红叶舞归程——宋 晏几道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7、诗成自写红叶——宋 晏几道 《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8、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宋 晏几道 《虞美人·闲敲玉镫隋堤路》

9、鸟栖红叶树——唐 白居易 《秋思》

10、红叶黄花秋又老——宋 张先 《少年游·红叶黄花秋又老》

11、庭院碧苔红叶遍——宋 晏几道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12、红叶飘零——宋 舒亶 《满庭芳·红叶飘零》

13、红叶字——宋 晁端礼 《蓦山溪·栏干十二》

14、门掩小晴红叶院——宋 毛滂 《玉楼春》

15、红叶聚亭皋——宋 吴则礼 《满庭芳·玉垒尊罍》

16、应吟红叶送清秋——宋 王安中 《虞美人·文昌郎自文无比》

17、映阶红叶翻——宋 陈克 《菩萨蛮·绿阴寂寂樱桃下》

18、聊凭红叶——宋 蔡伸 《满庭芳·烟锁长堤》

19、谩题红叶有新诗——宋 蔡伸 《浣溪沙》

20、沙汀红叶舞斜阳——宋 王以宁 《浣溪沙》

9.与红叶诗句古诗

万花都落尽

一树红叶烧

谁怜惟薄力

添与江山饶

红叶 沙白(阅读理解秋山红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

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

洞庭湖,

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

微波泛动。

木叶:

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

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

关于红叶的诗句古诗 红叶的诗句有什么

1、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唐 韩氏《婚宴集上索笔为诗》

2、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3、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4、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5、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代 关汉卿

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7、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8、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9、枉度好时光,悠悠思念伤。抬眉清泪涌,飘瞥枫叶凉。---胡秉言《秋殇》

10、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网站关键词:emc体育官网首页进入(中国)-ios苹果/安卓/手机版app下载/登录入口鲁ICP备10037252号-4

红叶 沙白(阅读理解秋山红叶)

发布时间:2023-09-22    发布人:admin

红叶沙白的原文

红叶

☉沙白

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噢,

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 1.秋是有生命力的,沸腾的,霜打后的红叶更具生命力与活力。

2.不必为生命的逝去烦恼。

3.实写红叶又暗喻作者自己经历的风欺雪压等挫折的人生

“经霜”一语双关,一指红叶,二指作者愈挫愈勇。此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本诗由自然界的一个景象抒写诗人内心的感受,以叶喻人暗喻诗人的人生历程中经历了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等考验。

“掷”字表现了落叶的平凡不起眼,也表现了秋风的狂劲,不是春天那和煦的微风。

“才”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发现之迟的感叹。 读到沙白的这首《红叶》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淡淡清香。一首简短而隽永的好诗,的确如诗所说“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踱步于绿意包围的校园,看那树叶从枝上缓缓的飘落,在微风的抚摸下跳起曼妙的华尔兹。轻得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仿佛游离于梦境一般的飘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叶对根的情谊。

秋,来了。迈着她轻盈的脚步来了,树叶悄悄的被染上红色,风悄悄的被注如秋的丝丝凉意,人悄悄的被赋予秋的多愁善感,一切都是如此的不经意。

我并不能感受到“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的杜甫,如此凄惨寒冷的秋;我也不能感受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时的毛泽东,能略微体会的只有在那外人看来近似绝境的情况下依然乐观豁达向上的一代为人的精神,如此壮阔豪迈的秋;我更不能感受到那“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时的曹雪芹,那近似哭泣的叫喊与那充满伤感的呜鸣。令人心头一酸,如此的哭诉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不能解读,因为未曾体会,如此悲怆凄清的秋。

铺开那还未渲染的白纸,绘上秋的底色,勾上秋的信使,描上秋的绚烂。将属于自己的秋之画卷收藏心底。秋风中,一个人在思索着……

每当秋风飒飒,枫叶火红时,你会吟诵那首诗来赞美深秋的景色。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与二月花

阅读理解秋山红叶

是在春天,我就有过重游天平山的打算。

下了长途汽车,秋雨仍然下个不住。天平山以枫叶胜,此时满树枫叶已是一片火红,宛如一堆堆淋不灭的火焰。有一些不禁雨打风吹,纷纷从树上飘落而下,地上也是落红点点。雨中游人不多,被风雨打落的红叶还那么鲜艳明丽,倒叫人有些不忍下脚。

我的目的不在于登山,而在于寻访三十年前忽略了的范仲淹的足迹。听说天平山又叫范坟山,是宋朝皇帝赐给范家的“赐山”,所以我第一个要寻的是“范坟”。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热心“导游”,把我领到了山的左侧,指着一座门前有石牌坊、埋在荒草堆里的坟墓,告诉我这就是“范坟”。残碑断碣,雨中实难辨认。我有些儿不信,他却说所谓范坟,并不是范正公的墓,不过是他家的祖坟而已。他又兴冲冲告诉我一个关于“范坟”的传说

范仲淹在京城做了大官。回到故乡苏州,奉承者不乏其人。有个风水先生,在苏州城内看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建造住宅,将来子孙科甲不断,富贵无尽。他请范仲淹把府第建在那里。可是范仲淹却在那里修了孔庙和府学,并说既是福地,该由全城人同享。另一个风水先生认为天平山石头如乱箭穿胸,山坞是块绝地,切切不可以这里修造坟墓,不然将子孙衰徽,做不了官。范仲淹却买下这块绝地作为祖坟。

这只是个传说,但是民间传说也往往表现出人民的爱憎。一个封建朝代的官吏,竟能千百年赢得人民爱戴,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于是我又想起沿海的范公堤,想起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想起守卫西北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的种种。人心是秤,谁为国家、人民做过一点好事,人民都会记得他的。

告别了“导游”,我开始举步登山。走到山腰白云泉,跨进茶楼,要了一杯用清泉泡的绿茶,凭栏品尝起来。白云泉因白居易的诗“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而得名。栏外的雨中秋色,却让我想起范仲淹的词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想不到这位“小范老子”也有他感情的另一面。而这种似水柔情,似乎并未影响他清廉刚正的主要一面。范仲淹下的词不过五首,每一首都脍灸人口,词名似乎超过某些以数量取胜者。我则更喜欢他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场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心情,跃然纸上,扣人心弦。“将军白发征夫泪” 之“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

下得山来,我想起“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想着岳阳楼前洞庭湖上此刻正是一派秋色。我在山下的枫林中捡起一片红叶。

“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这是陈毅同志的诗句。天平山之游恰恰一年,夹在日记本中的这一片红叶,虽然干了,犹自红艳。天平山那些红似火焰的三角枫,那一派雨中的烂漫秋色,仿佛又重现在目前。

(作者沙白,有删改)

19.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注重对叶的色彩的渲染。本文的标题是“秋山红叶”,文中又多处描绘枫叶的红似火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尾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真红不枯槁”又有什么用意?(3分)

20.文章提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请写出这两句警句。范仲淹在这两句话中表达的情怀与哪位诗人在哪首诗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3分)

21.从上下文看,文中“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这一句话有什么含义?在范仲淹的词里,“我”为什么更喜欢“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3分)

22.文章两次写到“小范老子”这一称呼,这两处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23.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2分)

A. 了却了多少年来登天平山寻访范仲淹遗迹的心愿。

B. 表达对烂漫秋色的赞美,对红似火焰的枫叶的赞美。

C. 追寻范仲淹的遗风轶事,表达对他文才武略的敬佩。

D. 歌颂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推崇“清廉刚正”之风。 〔答〕

24.下面是苏州天平山范公祠中的一幅对联,请根据上文的内容说说这幅对联是从哪些方面赞美范仲淹的一生的。(2分)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注〕①俎豆:原指祭祀用的器具,这是为祭礼、崇奉之意②苏台:指苏州

参考答案

19.用红叶烘托范仲淹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换负,为国为民的情怀和“清廉刚正”的品行(或:以红叶衬托范仲淹的一片丹心)。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意在强调范仲淹的精神如“不枯槁”的红叶永不褪色。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果写出其他的诗人和诗作,只要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就可以)

21.表明范仲淹“赢得人民爱载”不仅仅是他写了一篇《岳阳楼记》,说了两句名言,更重要的是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如上文写的传说,下文写的“新政十议”和他守卫西北边防等功绩)。

“将军白发征夫泪”之“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词中的白发将军,正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或: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热爱祖国之情和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22.范仲淹守卫西北边防,矢志报国立功,敌人畏他三分,称他为“小范老子”,作者借西夏人对他的称呼,表达出对他的崇敬之情。在作者看来,他不仅“清廉刚正”,也有“似水柔情”的一面,所以第二次称他为“小范老子”时,崇敬之中更带有亲切之意。

23.D(A、B两项都是片面的理解,C项只是对文章表层意思的理解)

24.这幅对联是对范仲淹一生的评价和赞美。上联“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概括了范仲淹的历史功绩(他不但是勇于改革的政治家,还是屡建战功的统帅。例如“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守卫西北边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等。)下联“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歌颂了他先忧后乐的宽阔博大的胸怀。

关于红叶的诗句古诗词

1.关于枫叶的古诗大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感枫五首

作者:【李贺】 年代:【唐】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香 山

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

风吹白云动,

万里送柔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秋雨夜眠 白居易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山行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送周子落第游荆南 岑参

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玉山岭上作 皇甫曾

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

过蛮洞 宋之问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山中望篱东枫树有怀成都 陆游

五门西角红楼下,一树丹枫马上看.

初冬 陆游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红叶 沙白(阅读理解秋山红叶)

暮秋书事 陆游

枫叶欲丹先惨澹,菊丛半倒不支持.

文征明山水 乾隆

祛暑松荫老,点秋枫叶新.

送增田涉君归国 鲁迅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

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2.红叶的诗句 古诗词

红叶

【作者】吴融【朝代】唐代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唐 韩氏《婚宴集上索笔为诗》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代 关汉卿

《红叶传书》:

一片红叶御河边,一种相思题诗笺。千秋佳话庐舍人,百年姻缘诗叶牵。

红叶无诗亦是诗,何来宫女再题词。秋复秋兮红叶在,片片红叶惹秋思。

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陈毅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 杜牧《山行》

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王建《江陵即事》

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纳兰性德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白居易《醉中对红叶》

3.关于枫叶的诗句古诗

关于枫叶的诗句古诗:

1、《长相思·一重山》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白话文释义: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2、《江陵愁望寄子安/江陵愁望有寄》唐代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白话文释义:在一个凄清的深秋,枫叶漂浮于江水之上。这时一阵西风吹来,漫山的树木发出萧萧之声,闻见此景,小女子我伤感了。极目远眺,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咋还不见情郎乘船归来。不见情郎归,小女子我焦灼了。我对情郎的思念如西江之水延绵不绝,流水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久。

枫叶是枫树的叶子,一般为掌状五裂型,长约13厘米,宽度略大于成人手掌,裂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叶面粗糙,上面为中绿至暗绿色,下面叶脉上有毛,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但少量地区为深、暗绿色。

4.有哪些关于枫叶的诗句

关于枫叶的诗句:

1、江陵愁望寄子安。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2、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听流人水调子。

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5、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宋代,蒋捷。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6、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宋代,苏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

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5.描写红叶的古诗词

古代有一叶知秋的说法,因此常常用红叶来描写秋天的壮丽景色,下面就列举一些代表作品: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山行》。

2、“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4、“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

5、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唐代吴融《红叶》

6、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7、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8、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9、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 无名氏《香 山 》

10、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成彦雄 《江上枫 》

11、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 白居易 《秋雨夜眠》

12、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 ---- 皇甫曾 《玉山岭上作》

13、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 孟浩然 《送王昌龄之岭南》

14、五门西角红楼下,一树丹枫马上看。 ---- 陆游《山中望篱东枫树有怀成都》

15、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 陆游 《初冬》

16、枫叶欲丹先惨澹,菊丛半倒不支持。----陆游《暮秋书事 》

6.赞美秋天红叶的诗句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秋山》 杨万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江上枫 成彦雄

香山雨打青松青,霜染枫叶红.风吹白云动,万里送柔情.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

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7.秋日红叶的诗句古诗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满庭芳.枫叶流丹 夕日红霞,秋景瑰艳,尽寒霜色流丹。

欲飘魂落,梦断奈何间。质朴高洁谁晓,无恨怨,枯叶独怜。

红叶 沙白(阅读理解秋山红叶)

云遮泪,风促憔悴,水泣诉悲难。忧酣。

情眷世,悲望寻遍,孤影形单。欲诉无人伴,哭咏诗篇。

残月无声冷照,眉难展,如病愁联。化根土,荡无思念,寂寂待冬前。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江陵愁望寄子安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李商隐 寒夜孤单谁相伴, 雨意绵绵情难断。枫醉未到清醒时, 情落人间恨无缘。

《献淮南李仆射》唐 赵暇 早年曾谒富民侯,今日难甘失鹄羞。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功德万重知不惜,一言抛得百生愁。

送温尚书入洛 宋 寇准 萧萧红叶马前飞,又送王孙昼锦归。却到旧游应怅望,故溪秋藓满鱼矶。

《迁居》宋 作者: 吴则礼 久傍修门乏壮图,侵寻华发欲捐书。貂裘平日敝尘土,茅屋晚岁依江湖。

落落青天月上后,萧萧红叶雁来初。故人载酒端好事,遣吾陶然忘旧庐 金陵怀古 宋·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鲁迅先生在《送增田涉君归国》诗中写道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郭沫若曾写过一首红叶诗:红叶经霜久,依然恋故枝。

开窗聆晓鸟,俯首给新诗。现代人赞美红叶的诗句同样脍挚人口:秋山映霞一川红; 落叶逐流两岸枫。

忽如一夜风霜降, 犹似画上粉墨倾。★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

背西风:背向秋风。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

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宋·秦观《满庭芳》★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

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飞鸿:大雁。元·白朴《天净沙·秋》★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

8.描写红叶的诗句

1、白草红叶黄花——元 白朴 《天净沙 秋》

2、天寒红叶稀——唐 王维 《山中》

3、红叶晚萧萧——唐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4、红叶青山水急流——唐 许浑 《谢亭送别》

5、庭院碧苔红叶遍——宋 晏几道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6、晓霜红叶舞归程——宋 晏几道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7、诗成自写红叶——宋 晏几道 《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8、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宋 晏几道 《虞美人·闲敲玉镫隋堤路》

9、鸟栖红叶树——唐 白居易 《秋思》

10、红叶黄花秋又老——宋 张先 《少年游·红叶黄花秋又老》

11、庭院碧苔红叶遍——宋 晏几道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12、红叶飘零——宋 舒亶 《满庭芳·红叶飘零》

13、红叶字——宋 晁端礼 《蓦山溪·栏干十二》

14、门掩小晴红叶院——宋 毛滂 《玉楼春》

15、红叶聚亭皋——宋 吴则礼 《满庭芳·玉垒尊罍》

16、应吟红叶送清秋——宋 王安中 《虞美人·文昌郎自文无比》

17、映阶红叶翻——宋 陈克 《菩萨蛮·绿阴寂寂樱桃下》

18、聊凭红叶——宋 蔡伸 《满庭芳·烟锁长堤》

19、谩题红叶有新诗——宋 蔡伸 《浣溪沙》

20、沙汀红叶舞斜阳——宋 王以宁 《浣溪沙》

9.与红叶诗句古诗

万花都落尽

一树红叶烧

谁怜惟薄力

添与江山饶

红叶 沙白(阅读理解秋山红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

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

洞庭湖,

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

微波泛动。

木叶:

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

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

关于红叶的诗句古诗 红叶的诗句有什么

1、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唐 韩氏《婚宴集上索笔为诗》

2、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3、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4、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5、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代 关汉卿

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7、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8、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9、枉度好时光,悠悠思念伤。抬眉清泪涌,飘瞥枫叶凉。---胡秉言《秋殇》

10、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版权所有 emc体育官网首页进入(中国)-ios苹果/安卓/手机版app下载/登录入口-台励福_国四叉车_丰田台励福叉车,锂电池叉车